宜兴市屺亭中学

菁菁校园学校文章

《新时代青年》

发布时间:2021-09-07 09:09 栏目:学校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屺亭中学 点击量:3309 【公开】


屺亭中学 初三(3)班 王弦   指导老师:郭敏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了2021年。一日闲暇之余,我重温了去年看过的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竟是一位美国记者,这肯定也让你感到惊讶,那这本书到底进讲述了什么呢?第一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出发前往了那充满危险的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经过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实地考察,根据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后改名为《红星照耀中国》。斯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国人,却通过实地考察,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的多次谈话,深入红军战士与老百姓中……搜集了许多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公正地向全世界报道。

这本书中,斯诺真切的表达了自己对长征精神的钦佩,他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长征。中央红军一共进行了380多次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长征途中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有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红军在长征路上危险重重,身后是追赶的军队,头顶是敌人的飞机,他们饿着肚子,赤着脚,刻不容缓,走过一条条蜿蜒崎岖的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什么?是对敌军的恐惧?是他们畏惧死亡?不,都不是!是他们对祖国的热爱。飞夺泸定桥这一片段,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不畏生死,忠诚爱国,信念坚定!先锋部队抛头颅洒热血,冲上桥去搭人板,只为了更多的同胞能够活下来,前是碉堡,后是24小时后将到来的国民党援军,在这样的绝境下,他们作出如此伟大无私的抉择,多么的令人崇敬!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几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军用汗水,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是他们的奋不顾身,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安逸。现在,时代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就绝不能辜负那些战死的先烈,更不能辜负祖国!我们要孜孜不倦,奋发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国效力!让正值青春的我们一起接过新时代的棒子,带领祖国走向更加昌盛富强的未来!




上一篇 : 感念师恩| 下一篇 : 成功的艰辛历程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兴屺亭街道河东路129号     联系电话:1360153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