屺亭中学 周徐勇
廉洁从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七个规范,它要求广大教师应该具备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所谓廉洁,包含廉洁、廉政、廉耻等内涵,它是奉公的基础,光明磊落的前提,又是一个人自律的保证、自尊的动力,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廉洁就是不收授不义之财,不贪占公物和他人之物,不受世俗丑行的污染。廉洁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历经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当前已经成为一个人立身社会、投身事业和对待职业的基本素质和道德标尺,一个人,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站在什么样的岗位,都应当坚守廉洁,抵制腐败,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严格要求,广大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做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我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更要懂得廉洁的含义。要牢牢记住廉洁从教,那么如何定义廉洁从教呢?作为人民教师,在个人的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财物。不让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影响自己,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做出表率。要守正育人初心,涵养校园清风正气。我希望大家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坚持与党同心,筑牢思想之基。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没有理想,就会迷失方向,动摇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因此,教育必须超越时代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处在这样一个“今天”的党员教师,首先必须讲政治,因为教师的信念,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与理论修养,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
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在中国教育史上,被人们所称道、为历史所铭记的好老师,无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位教师自觉选择了为他人、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并以此为人生大乐,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了永恒价值,他所从事的这一职业就获得了伟大意义。今天,在亿万人民向着民族复兴梦想迈进的征程中,教师既是筑梦人,也是追梦人、圆梦人,广大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教育情怀吧。“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保持清正廉洁品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进而营造良好的清廉氛围,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要守正育人初心,固好立身之本。
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升华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并不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而是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乃至影响其下一代和社会的其他人。所以教师不仅应该具有高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好的教师可以使学生感到人性的美好,不称职的教师却能使学生过早的看到和领悟到人性丑恶的一面,甚至会由此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教师的道德修养如何,不仅决定着教师育人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败,更体现着我们的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能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目前我们的师德、师风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师参加有偿补课问题,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材料问题,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问题等。尽管这些问题是个别现象,但它却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广大教师群众的形象,其实质是党风和社会风气问题在教师队伍中的集中反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从抓党风入手,从抓我们党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入手。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只有师德高尚,才能敬业、律已、爱生。而党员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对自己要有更严格的要求,为一般教师做出榜样,率先垂范:一方面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教育事业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真正起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用,以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影响学生。“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以“敬”“静”“净”三字为做人准绳。树立清廉教风、狠抓清廉政风,从而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三、要不断锤炼匠心,争当先锋表率。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美的职业,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时候,才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完善和发展。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我们不能满足于“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要求,而是努力成为一条小河,一道不断反思、常流常新的清泉!争当“学习型教师”、不断推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应当履行的义务。要敢于不断地否定自己、更新自己,在不断否定、不断更新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作为党员教师,需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及应用;对所教专业,要常教常学,加强同行间的信息交流,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以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共产党员努力工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务,不仅是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也是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必备条件。因此,党员教师更应立足本职岗位,埋头苦干,把崇高理想与祖国需要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结合起来,走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走在优秀教师的最前列。
教师们唯有把“廉洁”二字牢牢铭记于心,让学廉、思廉、崇廉、守廉成为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让崇廉尚洁的文化底蕴在心不断根植厚植。才能扣好廉洁的“第一颗纽扣”。才能不断将清风吹进校园,扬正义之气,育清新之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