屺亭中学 徐乐
阅读《琦君散文精选》,不难发现,和以往抒情类的散文相比,琦君在措词用句上并非华丽至极,而是平实亲切。然而桩桩小事,却扣人心弦。空闲时拿起此书,冲上一杯茶,细细地啃,我便不由自禁幻想着琦君先生笔下记忆中的乡愁。
从书架上拿下,它正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封面是橘黄色的。翻开目录,“母亲的金手表”、“粽子里的乡愁”、“金盒子”、“泪珠与珍珠”、“雪中小猫”五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各分一段,一一映入眼帘。显而易见,琦君将她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悄无声息地溶入了她的文字。
在这本书里,我对《妈妈的手》这篇散文印象十分深刻。我仍记得,第一次读起这篇散文时,内心荡起的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复。开头描写了“我”的儿子帮“我”捶背的细节,让我想起了自己幼时,又何曾帮母亲分担呢?每当读到“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时,我便不由得想起自己母亲的那双手,是不是同样布满老茧,经历了种种风霜呢?文中母亲在碱水中搓布,还要喂猪,难得有空闲下来,才用木盆子打盆热水,双手浸在里面,便是最大的享受了。我的母亲不也是这样吗?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晚上回家接着还要处理家务,照顾我和妹妹,忙活儿很久才得到一会空闲,冲个热水澡好好休息,因为明天还要早起做早饭,有时甚至累得不愿动,趴在床上昏昏睡去了。想到这,我怎能心中没有酸楚呢?我何曾注意过母亲的一言一行,何曾用行动关心过母亲,更何曾帮她分担过家庭责任呢?琦君的这篇散文无疑是她自己内心的后悔,“她却没用一句怨言”,我的母亲又何曾也说过怨言呢?我内心实在是无法平复了……琦君的散文或许就是这样,悄无声息间,抒发她特有的柔情,直击了读者的内心,在一块小地方留下印记,微小却难以忘怀。
读读《眼泪与珍珠》,虽还是那略显柔情文字,却展现出一张华丽的画卷。这篇散文体现了文学的优美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想念,从而得出一个生活哲理——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让人不由深思,引发心灵的震撼。
若说文学是河川,那散文必定是千万之流中,那条缓缓流淌的。而琦君的散文,就像这条缓缓小溪上的一只小纸船,静静地漂泊在这人类文学长河上,同她的散文给读者带来的感受一样,她那饱含深情的文章,轻柔又经久不衰,永远在那一角,歌唱着她笔下记忆中的乡愁。